全國人大代表建議 網友熱烈討論 教育部門提出申請
讓《桂林山水》重回小學教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何如此受人關注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在桂全國人大代表、桂林市第十七中學初中部教師覃寶華建議將《桂林山水》一文重新編入小學語文教材,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廣西代表團中有41位代表踴躍聯名附議。消息經媒體刊發后引發網友熱議。目前,市教育局已向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請示,并由自治區教育廳向教育部提交了申請。
《桂林山水》一文為何受到如此關注?網友的觀點如何?教育部門為力爭該文重返教材做了哪些工作?近日,記者就此進行采訪。
網友:文章里有桂林人的驕傲與自豪
《桂林山水》是現代作家陳淼創作的一篇散文,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被編選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數十年來,人教版教材歷經多次改版,一直都保留此文。但在2019年全國推廣使用的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這篇文章被刪除。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覃寶華建議,將《桂林山水》重新編入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消息經媒體刊發后引發網友熱議。
網友“阿呆”說:“《桂林山水》中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描繪了仙境般的畫卷。這是土生土長的桂林人的驕傲,如今文章被刪除,真有點不舍!”
網友“彰曉”驚嘆:“什么?居然被刪除了?1983年出生的我,當年學到這篇課文的時候,特別地自豪!作為桂林人的我,強烈支持在桂全國人大代表的建議!”
網友“大耿”表示,小學語文課本里的《桂林山水》讓當時還未見識過祖國壯麗河山的他,早已記住了桂林山水。工作成家有了小孩后,他曾帶著小孩參加旅行社發起的“跟著課本去旅行”,走進桂林,走進山水仙境,成為畫中人。這篇文章被刪除,有點遺憾!
網友“陳陳陳”留言寫道:“小時候就是學了這篇文章,讓我很向往到桂林看一看,沒想到1987年就隨父母工作調動來桂林讀高中、定居,很幸運!希望這篇文章重回教材。”
老師:寫景散文的經典范文
《桂林山水》通過對桂林山和水的描寫,表現出桂林山水獨特的美。采訪中,不少老師表示,《桂林山水》無論是在謀篇布局,還是在語言表達方面,都是一篇不朽的典范之作。教學本課重點在于讓學生感受桂林山水之美,認識祖國山河的秀麗,由此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我覺得《桂林山水》既有經典性,又有我們說的審美意識,完全符合現在新教材的要求。”日前剛從北京返回桂林的覃寶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桂林山水》可以讓學生產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對老師來講,這篇課文從題材、結構各個方面都符合現在小學語文教材要求。所以,強烈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回到統編版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去。
市石油小學從事語文一線教學22年的王麗榮老師表示,文章抓住桂林之水“清、靜、綠”,桂林之山“奇、秀、險”的特點,運用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自然之美。字里行間處處洋溢著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之情。《桂林山水》是小學生寫景散文的經典范文,可以極大地激發他們運用手中之筆描繪身邊之美景。
“以前,我的學生動情地朗讀這篇課文時,字字間透著桂林山的奇,聲聲中帶著桂林山的秀,句句中流動著桂林水的清。”市中隱小學龔秋香老師說,從孩子們稚嫩的話語間流淌著對家鄉山水的愛意。課上,學生通過品味詞句,從中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在誦讀和賞析中,可以讓學生達成共識:山水相依,自然和諧美麗。我們置身于這樣的美景中,“人在畫中游,山在水中蕩”,心曠神怡。這樣的文章能讓孩子們從小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存之美。
教育部門:就《桂林山水》重回課本提申請
《桂林山水》被選入各種版本教材數十年來,膾炙人口,深入人心。學習過這篇文章的學生,真切感受到祖國自然風光的美,深切體會到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進而對桂林山水和祖國大好河山產生強烈的熱愛之情。
“桂林山水承載著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它已然成為了一種獨特的審美意象和文化符號,具有較高的立德樹人的價值。”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重要提名地,已成功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是世界級的景觀。
該負責人表示,將《桂林山水》一文重新編入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定會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保理念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在小學生心里萌芽滋長,促其成長為綠水青山的保護者。同時,《桂林山水》一文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桂林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這篇文章如能重新編入統編版教材,將給桂林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影響。
據悉,目前市教育局已向自治區教育廳請示,并由自治區教育廳向教育部提交了申請。
近日,我市教育考察團赴成都、唐山、北京等地開展考察學習活動。在京期間,考察團相關同志專程赴教育部向基礎教育司匯報工作,并就將《桂林山水》一文重新編入統編版語文教材事宜向教育部教材局領導進行了專題匯報,為我市打造高質量教育,在國家層面上爭取政策、項目和資金支持。
記者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