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是從外地來深圳找工作,手頭不寬裕,請與司機協商減免部分或全部車費。”
近日,深圳一輛網約車上
張貼的特殊提示
(相關資料圖)
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
▲在艾師傅車子副駕座椅背后,張貼了暖心提示。深圳晚報記者 嚴文婷 攝
這張提示上寫著
每天固定免單的時間段
以及給來深務工困難者免單的原因
寥寥數語,打動人心
網友紛紛表示“太溫暖了”
深晚記者聯系到這位
滴滴司機艾祥華
聽他講述一系列善舉背后的故事
▽
01
換一種方式傳遞愛
3月5日下午,深晚記者跟隨艾師傅來到龍崗,此時的艾師傅剛結束前一天跑車到深夜的工作,休息了一個上午之后,將車輛行至充電站的間隙,艾師傅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深晚記者看到在艾師傅車輛副駕駛儲物箱以及副駕座椅背后張貼了兩張提示紙。一張寫著“如果您是從外地來深圳找工作,手頭不寬裕,請與司機協商減免部分或全部車費”;另一張則寫著“免費時段為每天10:00至10:30,免費里程在15公里內,乘客到達目的地后,司機會將此次行程實際收入通過微信返還給乘客”。
▲網約車司機艾祥華的善舉,為這座城市增添了滿滿的感動與溫暖。深圳晚報記者 嚴文婷 攝
談及此舉的初衷,艾師傅告訴深晚記者,2003年,因姐姐在福田沙尾工作,當時剛高中畢業的他便想著可以到深圳來一段畢業旅行,于是就拎著兩個自家種的大西瓜和一箱桃子,獨自乘坐大巴來到離家700多公里的深圳。然而,大巴行駛至中途時,司機便將他們甩下,人生地不熟且沒有手機的他一下慌了,迷迷糊糊跟著其他同行乘客上了不知會去向何處的公交車。
擠上公交車后,一位乘客看到慌張狼狽的他,立馬起身將座位讓了出來。“當時我特別感動,心想深圳人對陌生人真好,雖然現在看來可能只是一次普通的讓座,但對我影響非常大,那是我第一次從老家農村來這里,因為那位好心人讓我對深圳有了很好的印象。”艾師傅說道。
2007年,大學畢業的他從湖南邵陽老家來到深圳工作。2016年因工作變動,他轉行做起了滴滴司機。由于常在龍崗的工業園區一帶跑車,艾師傅時常會接到準備去工廠找工作的年輕人,閑談間艾師傅常會給這些年輕人提供自己了解的出租屋和工廠相關信息。
“有些人會問為什么對他們這么好,我只跟他們說,他們此刻的狀態我以前都經歷過,淋過雨的人也想為他人撐把傘。”艾師傅說。
艾師傅曾對幫助過的乘客說:“我希望我給你免了單,以后在你的生活當中,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你也可以把這份善意再傳遞出去。”
02
7年為乘客免單近3000單
在搭載過的無數乘客里,一位20歲出頭剛剛失戀的小伙子給艾師傅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他在看到車上張貼的暖心提示后,卸下心理防備跟艾師傅聊了一路,并透露自己有輕生的念頭。
“當時我跟他分享了自己年輕時的經歷,告訴他我失戀時連班都不想上了,感覺天空都是灰色的,但嘗試著轉移注意力并去做一些能幫助別人的好事后,情緒就開始慢慢變好起來。”艾師傅說,小伙子覺得不無道理,于是傾訴了很多,下車時心情舒暢多了,愉快地道謝后說自己也準備去試試幫助他人。
雖然跟往來的乘客只有一面之緣,沒辦法完全參與到他們的生活中,但艾師傅總會在短短的行程里,想辦法為乘客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艾師傅稱,其實婉拒免單的乘客相當多,有的乘客看到車上的提示,甚至會想給自己轉一些錢作為善款,用以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乘客。
艾師傅告訴深晚記者,截至目前,他跑網約車已整整7年,前后陸續為乘客免費了近3000單,平均每單25元。
03
跑車途中感受生活的意義
當然,他也碰到過質疑。
艾師傅認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過得好,但這并不影響我向外傳遞善意。當然,號召司機免單的行為我并不提倡,這只是我的個人行為,我這么做只是想通過自己小小的舉動影響其他人,希望更多人也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傳遞溫暖,讓社會更加和善朝氣,人與人之間能夠多些溫情,少些冷漠。”
多年來,在艾師傅眼里,小小的車廂便是一個小社會的縮影,珍藏著無數感人瞬間。失戀的男孩、遭遇不良中介的求職者、急著去考駕照的女士、等不到出租車的退休老奶奶……無論乘客是何種身份,遇到怎樣的困難,都能在短短的行程里收獲不期而遇的美好,而留在車門里的每一句感謝和贊許,也成為了艾師傅堅持下去的動力,這同時讓原本枯燥乏味的跑車生活變得豐富且令人期待。
采訪最后,艾師傅向深晚記者坦言:“跑車是很苦很累的,最開始我想過放棄,但后來我發現這個崗位適合做好事,而且特別適合幫助來深務工人員。因為我對工人有感情,也對龍崗和坪山的各個工業區熟悉,哪些廠招人、哪里租房靠譜,簡單的一句提醒,微不足道的一次免單,能讓初來乍到的他們不再不知所措。收獲乘客真誠的感謝,讓我覺得生活充滿了意義。”
采寫 | 深圳晚報記者 董玉含 實習生 游祖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