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團隊旅游業務試點恢復,你的旅行目的地確定了嗎?垃圾分類你做到了嗎?桂林民宿要分級……2月1日起一批新規開始施行,其中有涉及旅游、旅游民宿、垃圾分類、醫療機構等與市民息息相關的條例。連日來,記者聯系相關部門對政策進行了解讀。
出境團隊旅游業務試點恢復,桂林市民很期待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發布《關于試點恢復旅行社經營中國公民赴有關國家出境團隊旅游業務的通知》。《通知》明確2023年2月6日起,試點恢復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中國公民赴有關國家出境團隊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國家名單為:泰國、印度尼西亞、柬埔寨、馬爾代夫、斯里蘭卡、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老撾、阿聯酋、埃及、肯尼亞、南非、俄羅斯、瑞士、匈牙利、新西蘭、斐濟、古巴、阿根廷。
(相關資料圖)
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要在路上,疫情防控轉入新階段后,不少人把出國旅行列入了新年計劃中。出境團隊旅游業務試點恢復的消息,讓桂林人很興奮。“今年終于可以帶孩子出國旅游了!”市民李女士非常激動。她告訴記者,一直以來她和愛人都很喜歡旅行,疫情前他們一家三口在孩子放暑假的時候都會去旅行,通常兩年出國旅行一次,“我們早就想去瑞士,孩子為看雪山已經做了很多旅行攻略,今年終于可以如愿了”。
記者走訪多家旅行社了解到,目前出國游的旅客已經逐漸增多。
桂林福達文旅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桂林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廣西旅行社協會會長陳曦告訴記者,來報團的旅客已經陸續有了,泰國、阿聯酋等旅行目的地已經組成團了。他說,出境團隊旅游業務試點恢復為旅行社提振了發展的信心。很多旅行社提前做足了工作,準備迎接旅客。例如,制定了多條個性化的旅行線路。以泰國為例,有價格3000元到8000元不等的多條線路可供人們選擇。目前,桂林市民選擇到東南亞旅行的比較多。他預計到3月后出國旅行會“熱”起來。
市內一家旅行社推出了泰國旅行的個性化路線,一位市民正在手機上瀏覽。
旅游民宿劃分為甲、乙、丙三個等級
國家標準《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等級劃分》2月1日起施行。標準規定了旅游民宿經營管理的總體要求,將旅游民宿等級由高到低劃分為甲、乙、丙三級,并實行動態管理。
民宿早已不是一個新鮮詞,如今人們出行選擇住民宿的也越來越多。桂林旅游資源豐富,旅游產業發展在全國來說都是比較早的,因此旅游民宿發展也有年頭了。桂林民宿協會會長岳峰介紹,據不完全統計,桂林有民宿3000多家,在數量和質量上在全國范圍內可以說是走在前面。
國家標準《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等級劃分》2月1日起施行。標準包括適用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等級和標志、總體要求、公共環境和配套、建筑和設施、衛生和服務、經營和管理、等級劃分條件、等級劃分辦法等。將旅游民宿等級由高到低劃分為甲、乙、丙三級,并實行動態管理。甲級為標桿型民宿,要求民宿有主題突出、氛圍濃郁的公共活動區域,接待人員熟悉當地文化旅游資源和特色產品等;乙級為品質型民宿,要求民宿周邊有醫院和醫療點,有地方特色餐飲;丙級為普通型民宿,要求周邊環境整潔干凈,客房配備必要的家具,衛生間提供冷、熱水,廚房有消毒設施,床單被套等每客必換。
“國家標準是一個最基礎的標準。其實,早在兩年前桂林就已經按照這個標準在管理民宿。”目前,桂林有甲級民宿1家、丙級民宿5家。
桂林民宿業起步較早,這是市內一家民宿的客房。
為何桂林只有幾家民宿上榜?
岳峰說,可以理解為我們的民宿先發展了,法律政策后跟上,但是先前發展起來的民宿,不一定完全符合現在的標準。因此,按照新的標準來評定,上榜的就少了。按照國家標準《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等級劃分》來看,桂林3000多家民宿實際上能被稱為民宿的可能不到5%,很多民宿只能稱為小型精品酒店或者是農家樂。
新標準對民宿行業將產生什么影響?對此岳峰也進行了解讀。
岳峰說,疫情三年對民宿產業的發展影響可謂是最大的。今年春節桂林民宿有了一個好的開頭,春節黃金周桂林的民宿滿房大約保持了3天,其他幾天的入住率大約為50%,春節期間桂林民宿幾乎沒有漲價。這意味著旅游開始復蘇,但沒有達到火爆的程度。經濟復蘇需要時間,人們荷包鼓起來了,旅游才會更旺,相應地民宿行業要火爆起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2023年桂林民宿行業可能會迎來一次“洗牌”。“經過三年,人們的審美會發生變化,經過了三年的民宿還受旅客歡迎嗎?”岳峰說,一方面民宿經營者沒有營收來進行民宿的裝修、更新,如果不再受歡迎那就意味著很多民宿可能面臨倒閉被淘汰。同樣地,旅游的復蘇也將刺激新的民宿產生。“行業有了標準,則意味著行業發展有了最基礎的準則、方向,那么對于民宿經營者來說轉型也就有了方向,對想要新入行的民宿來說有了模板,對于這個行業整體的發展來說肯定是越來越好、越來越規范。”他說,標準推廣實施將進一步規范管理、提升品質、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旅游民宿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規范包裝回收標志,助力垃圾分類
新修訂的國家標準《包裝回收標志》2月1日起實施。標準規定了紙、塑料、金屬、玻璃及復合材料等常用包裝材料的回收標志,將助力垃圾分類,促進廢棄物回收再利用。據了解,新修訂的《包裝回收標志》(GB/T18455-2022)已于2022年7月經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標委)批準發布。包裝作為商品的組成部分,面廣量大,生命周期短,資源消耗大,如果包裝廢棄物沒有得到正確的分類和利用,會給環境和資源帶來嚴重的影響。將廢棄物進行合理的分類、回收和再利用,是治理環境污染的首要措施。對包裝進行材料識別,將對垃圾分類以及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據了解,目前我市生活垃圾分為四類:(一)可回收物,指適宜回收和可循環利用的生活廢棄物,包括廢紙張、廢塑料、廢玻璃、廢金屬、廢織物等;(二)有害垃圾,指含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生活廢棄物,包括含汞廢電池、廢燈管、過期藥品、廢油漆、廢日用化學品及其容器等;(三)廚余垃圾,指易腐的生物質生活廢棄物,主要包括廢棄食材、剩菜剩飯、蔬菜瓜果、肉類、水產品等;(四)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廢棄物。
桂林居民區里的分類垃圾桶。
近年來,我市下了很大功夫對垃圾分類進行廣泛宣傳。2022年我市開展了自治區生活垃圾分類“進企業”桂林專場主題宣傳活動、生活垃圾分類“進校園”等,各城區也定期開展垃圾分類知識普及志愿者宣傳活動近100場,鼓勵、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營造人人參與的社會氛圍。
我市垃圾分類工作成效如何?記者從市環衛處垃圾分類中心了解到,2022年我市共有1個城區、7個單獨街道、9個單獨社區(合計95個社區)實現設施、宣傳全覆蓋,占全市社區數的74%,市區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持續保持100%。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評估結果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評估結果未出)在全國85個中等城市中排名第17,位列二檔。
但我市垃圾分類目前仍存在一定的困難,其中最明顯的是居民小區的垃圾分類投放率普遍偏低。據了解,垃圾分類前端工作關鍵在于監督引導,通過督導員的監督確保居民正確分類投放,同時可以形成不分類不允許投放的氛圍。但目前我市除歷年來建成的164個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因配有督導員進行分類投放督導工作能夠實現分類準確率達到90%外,其余居民小區的分類投放率普遍偏低。
紙、塑料、金屬、玻璃及復合材料等都屬于可回收物,適用于可回收物的垃圾桶為藍色。“大家越來越關心垃圾分類,孩子在學校還會專門學習相關的知識,就連在幼兒園的孩子也開始學習,可以說垃圾分類的宣傳和普及力度非常大了,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時還是會一不留意就把垃圾隨意丟到桶里了。”市民王女士的感受并不是個例。記者采訪多位市民,大家紛紛表示,明確標識后,垃圾該放哪里就更清晰了。隨著垃圾分類的宣傳越來越多、人們也越來越有環保意識,但是按要求進行投放仍需要人人都有分類的意識,人人都堅持分類投放,每次都認真、細致、不含糊,養成這樣的習慣或許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醫療機構名稱不得冠以男子、男科、女子等詞語
《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機構管理辦法》2月1日起施行,明確醫療機構名稱不得含有“疑難病”“專治”“專家”等文字,不得冠以男子、男科或者女子等詞語。
“很多以男科、疑難病專科等為名的醫院帶有很強的吸引力,特別是對有難言之隱的人來說,他們極可能會因此遇到以治病之名行詐騙之實的情況。”市民趙女士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很多市民都對醫療機構名稱冠以男子、男科等詞語十分反感。
記者了解到,新實施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機構管理辦法》是相對于2012年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機構管理辦法》進行修訂的,在2012年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機構管理辦法》的版本上增加了不得含有“疑難病”“專治”“專家”等文字,不得冠以男子、男科或者女子等詞語。
但其實,2006年衛生部發布的《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就已經對不得含有“疑難病”“專治”“專家”等文字,不得冠以男子、男科或者女子等詞語做出了明確規定。據了解,我市一直按照衛生部要求對醫療機構進行管理。目前,在我市行政審批局登記的醫療機構名稱均符合標準。
來源丨桂林日報(記者周文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