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話劇《威廉與我》的舞臺設計很獨特。
話劇《威廉與我》演繹莎士比亞傳奇的一生。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這是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中的經典臺詞。對于莎士比亞,我們并不陌生,但他的一生到底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14日、15日晚上,在桂林大劇院大劇場上演的話劇《威廉與我》,帶領桂林的觀眾領略莎士比亞的一生。
《威廉與我》里,威廉就是威廉·莎士比亞。四個演員無縫銜接演了三十多個角色,向觀眾描繪一個傳奇故事。一個從皮革商家庭走出的小鎮青年,獨自在倫敦闖蕩。他與眾多藝術創作者一樣,在夾縫中販賣理想,被權貴左右利用,在自己的野心和良心中掙扎,并把生活給予他的暴虐付諸戲劇。晚年,失意的他回歸斯特拉福老家離開人世……
臺上四名演員擔當整個故事的講述者、扮演全部角色,串聯起莎士比亞一生中的重要事件以及作品創作情況。全劇靈活地運用時空,隨時切換敘述與角色身份,打破了常規刻板的敘事呈現模式。舞臺的一側是一個由框架結構組成的船形,這不僅扣合16世紀“大航海”的時代主題,還能讓演員上下臺的動線和舞臺裝置本身互相穿插,呈現出動態的時空流轉。
導演、編劇、主演田曉威為了這部話劇,對莎士比亞的作品及相關歷史進行了反復閱讀和深入學習、梳理,劇本打磨就花了差不多兩年時間。
“四個演員,整場話劇演下來差不多三個小時,就像開場時說的那樣,演員們給大家呈現了一場饕餮盛宴。”觀眾潘曉麗在觀劇后說,自己讀過莎士比亞的作品,并為那些精彩的故事折服,“今天,通過《威廉與我》這部話劇,我看到了莎士比亞的一生,對他的作品有了不一樣的認識和理解。我會重新再讀一遍莎士比亞的作品,再次感受經典的魅力。”
記者譚熙/文 李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