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1月25日,記者從桂林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了解到,11月24日0至24時,桂林市臨桂區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例,為無癥狀感染者轉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200例(臨桂區197例、疊彩區3例)。已解除隔離醫學觀察8例。新增陽性感染者呈下降趨勢,疫情得到有效遏制。
桂林市實行“分級分類”流動性管理,精準劃定高風險區,符合解封條件的高風險區及時解封。11月24日,解除2個高風險區:園丁公寓北區5棟1單元、8棟1單元;香樟林18棟3單元、3棟1單元、11棟3單元。新劃定5個高風險區:臨桂鎮秧塘村委大雄村,臨桂鎮獨峰村委僚田村,四塘鎮劉村村委陂角村,金山市場居民區,魯山工業園仁和米業宿舍區,實行“足不出戶,服務上門”的防控措施。
桂林市堅持黨建引領,黨旗高高飄揚在抗疫一線。本輪疫情發生后,全市各級黨組織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廣大黨員干部緊急奔赴“疫”線戰場。組織全市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兩代表一委員”等到社區報到,就地就近轉為志愿者、網格員、宣傳員,全面凝聚抗疫合力。截至11月24日,全市共成立臨時黨組織580個,設置黨員先鋒崗2500多個,全市共有13.5萬人次的黨員干部到社區報到,積極參與防控點值守、協助核酸檢測、物資配送、政策宣傳、紓難解困等志愿服務,做到疫情在哪里,黨員就戰斗到哪里。
落實群眾生活物資保障供應,守好疫情防控“民生線”。采取一系列務實高效工作舉措,通過市場化與政府引導相結合的方式,建立重要生活必需品三級保供體系,保障超市、農貿市場、便利店、藥店等傳統渠道物資供應充足,對重點超市需求增加的生活必需品及時補貨,并提供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社區團購,保證市民下得了單、買得到菜、送得到家。重要生活必需品價格穩定,強化市場監測與預測預警,確保市場供應價格平穩,物資儲備充足。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通過“黨建+網格+大數據”管理模式,為群眾生產生活提供有效服務保障。完善“小區黨組織+物業服務企業”協調機制,將127個社區、400多個居民小區黨群服務中心即時轉為“抗疫服務中心”。進一步優化網格設置,全市六城區共設置網格2029個,依托大數據“桂戰疫”系統對社區網格進行精準管控,做到責任落實到位、力量組織到位、防控措施到位、宣傳引導到位、關愛幫扶到位。開設抗疫留言板,暢通群眾訴求反映渠道。截至11月24日,留言板共收到留言293條,回復264條,回復率為90.1%。
來源|記者李仁玉 何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