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鋁股份(000807.SZ)近日發布了2021年首季業績預告,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高至6.80億元,同比增長約276%,今年首季度的業績表現對公司來說迎來了良好的開端。而就在3月公布的2020年年度報告顯示,云鋁股份的扣非后凈利潤為7.71億元。業內人士稱,云鋁股份雖然去年業績已創近年新高,但由于今年鋁產品銷量大增,經營業績大幅增長,其今年業績有望再創新高。
經過混改后變身為“國字號”的云鋁股份除了業績備受關注外,去年發布的擬定增9.38億股、募資不超30億元的綠色低碳水電鋁材項目也同樣吸引投資者“眼球”,混改后進駐公司的大股東——中國鋁業也將參與此次定增,認購金額區間為2億元—3.2億元,目前該定增項目已經進行了反饋意見回復。
多個項目投產
后勁十足
2020年年報顯示,云鋁股份去年營業收入為295.73億元,而2019年為242.84億元,相比上一年營收增加不算多,但凈利潤比2019年增加近一倍:公司2020年、2019年凈利潤分別為9.03億元、4.95億元;扣非后的凈利潤則分別為7.71億元和3.38億元。
連續兩年營收穩健增長,凈利潤強勁走高預期喜人,現今的云鋁股份已進入平穩高速發展軌道,這與2018年巨虧14.66億元境況形成了鮮明對比。
2018年年底,云南省國資委實施了51%股權無償劃轉,實行混改由地方國企轉而成為央企——中鋁集團的下屬公司,云鋁股份正式變身為“國字號”。
有業內人士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表示,自混改成功后,云鋁股份整個面貌變了樣,開始發力狂奔。除了營收連續大幅增長外,年利潤也是逐年翻番并以“億元級”為單位逐年往上躥,今年首季度就可以看出業績增長的端倪,預計今年全年業績或有更好的表現。
對于去年業績增長的原因,云鋁股份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去年,公司在積極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保持生產經營穩定,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及快速投產,釋放新產能,公司產品產銷量均實現大幅增長;此外,在提升產品質量降本增效同時,還加大營銷力度,降低了采購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云鋁股份去年順利投產的項目,具體包括云鋁海鑫、云鋁溢鑫、云鋁文山水電鋁項目等重點項目建設引發廣泛關注。其中,云鋁溢鑫水電鋁二期項目、云鋁文山水電鋁項目、云鋁海鑫水電鋁項目二期一段及云鋁溢鑫、云鋁海鑫、云鋁潤鑫等7個合金化項目順利投產,增強了公司發展后勁,培育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投入巨資研發
除了在經營方面節省成本、提高產能外,云鋁股份在研發投入方面也是毫不含糊。
《證券日報》記者查找年報發現,2019年和2020年,云鋁股份共有研發人員分別為1629人、1504人,研發人員占員工總人數的比例分別為13.37%、12.51%。在研發投入方面,公司2020年投入高達11.79億元,投入金額為歷史新高。
除了在研發上舍得巨資投入外,云鋁股份對全球有色金屬市場的細微變化也比較敏銳,一季度的業績預盈報告證明公司把脈準確。隨著鋁材應用范圍拓展至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鋁制消費包裝品等新興領域,云鋁股份瞄準“合金化、材料化、高端化、終端化、國際化”,加快推進鋁合金及鋁精深加工,不斷提升綠色鋁材一體化產業價值鏈,持續增強整體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資料顯示,目前,云鋁股份電解鋁經濟技術指標處于行業領先地位,鑄軋法制備0.0045mm高端電子鋁箔技術,為世界首創、國際領先;鑄造和鍛造鋁合金市場占有率達25%,繼續保持國內第一。
定增瞄準綠色低碳項目
云鋁股份良好的發展勢頭或繼續保持,今年年初,中國證監會就受理了云鋁股份的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募資總額不超過30億元,主要用于云鋁文山水電鋁材一體系化項目以及補充流動性資金。
對于此次定增項目,云鋁股份充滿信心并宣稱,文山水電鋁項目將為公司帶來3.27億元凈利潤,項目產能50萬噸,預計投產后年均收入56.92億元,年均凈利3.27億元。
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分析師邱培宇也非常看好此次定增項目并表示:“云鋁這次定增的時機非常恰當,鋁價自去年3月以來持續震蕩回升,今年公司又進入產能投放期。”云鋁股份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年末,云鋁股份運行電解鋁產能達到278萬噸,市場占有率8%。公司電解鋁經濟技術指標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華金證券分析師楊立宏則從全球整個有色金屬行業分析認為,2021年鋁材行業回升已有四大動力:一是產能峰值下的低成本轉移接近尾聲;二是經濟復蘇拉動整體消費持續回升,汽車輕量化延長需求景氣周期;三是電解鋁社會庫存處于低位;四是成本端的氧化鋁產能投放導致相對過剩,產業鏈利潤向電解鋁環節轉移。
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公司的高成長性,云鋁股份二級市場自今年年初以來,表現“搶眼”,截至4月19日,股價年內上漲47.68%,報收11.12元/股,總市值達到347.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