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華為生態合作伙伴企業——中軟國際(貴安)全球運維中心揭牌入駐貴陽大數據科創城,帶來了一個400人的人才團隊,這個數字將在年底預計增加到900人。
3月下旬,貴州省人社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在推進分類評價方面,將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技術經紀、創意設計等相關新職業納入職稱評審范圍。
(相關資料圖)
3月底,在貴州省2023年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中,特設大數據招聘專區,貴陽市大數據局積極組織動員26家大數據相關企業參加招聘,提供了640個崗位。
貴陽大數據科創城。 石照昌 攝
數字化高技能人才日益成為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貴州的關鍵因素。
近年來,貴州大力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不斷為數字經濟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保障做支撐。2022年,貴州數字經濟人才建設穩步推進,深入實施重點人才倍增計劃,推動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融合,多形式開展政校企供需對接等,全省數字經濟人才總量達36萬人。
開放綠色通道,引進一批高層次數字經濟人才。在貴州大學計算機學院,近3年通過實施人才引進制定特崗計劃后,平均每年引進5個博士,目前該學院博士比例接近40%。
“我讀完博士就回到了貴州工作。‘東數西算’戰略背景下,貴州對人才將會越來越有吸引力。”貴州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田有亮說。
在印度設立“云上貴州(班加羅爾)大數據協同創新中心”、在俄羅斯設立“貴陽高新(莫斯科)創新中心”、在美國硅谷設立“貴州大數據(伯克利)創新研究中心”,緊盯數字經濟高層次人才,貴州不斷引進國外優秀技術及人力資源。
建設實訓基地,精準培育一批數字經濟人才。3月,貴州省大數據人才實訓基地在貴陽經開區授牌,將從特征細分、軟性技能、業務能力、數字技能等維度考量人才的數字化能力。此前,貴陽經開區已成功舉辦六屆貴陽大數據及網絡安全精英對抗演練,建設國家級大數據安全靶場,同時加大高端人才的柔性引進、基礎人才的培養合作,形成大數據發展人才高地。
云上貴州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首屆自主創新技能競賽之數據開發利用解決方案競賽現場。 (受訪單位供圖)
同時,為提升干部業務能力素養,去年貴州以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建設、數字經濟發展、融合創新等為主題,培訓全省大數據主管部門1500余人。
目前,貴州已初步形成從社會培訓、中職、高職到本科、研究生的大數據人才培養模式,全職引進了各類高層次大數據骨干人才超過2000名。根據規劃,到“十四五”期末,全省數字經濟人才總量將超過50萬人。
做強生態圈,讓數字經濟人才有用武之地。眼下,距離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舉辦還有一個月,在參展企業方面,已有華為、富士膠片等260家國內外企業確認參加。其中,研祥集團、神舟通用、長威科技、視睿信息等企業將首次亮相。
作為大數據行業的“國際性盛會、世界級平臺”,2023年數博會將充分展示貴州省以及全國大數據領域企業等積極搶占數字經濟戰略新機的昂揚姿態,并向外界傳達貴州加快構建大數據全產業鏈生態圈的決心。與此同時,這場盛會將為貴州帶來更多產業和人才集聚。
當前,圍繞算力、存力、數據、算法等大抓項目,貴州正積極打造算力上下游產業鏈,積極謀劃發展“東數西算”“東數西存”“東數西訓”“東數西營”等各類場景,加快培育數據中心、智能終端、數據應用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2023年,貴州將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推動企業“上云用數賦智”,累計上云企業突破3萬戶。推動貴陽大數據科創城建設取得新突破,集聚相關企業800戶以上、人才2萬人以上。
短評:既要感情留人又要產業留人
記者采訪發現,初期到貴州創業就業的大數據企業負責人大多數為貴州人,而隨著數字化浪潮席卷而來,新一輪的數字革命則需要更大的產業生態圈留住人才,即貴州大數據領域人才需既要感情留人又要產業留人。
提升大數據產業發展基礎是留住大數據人才的關鍵要素之一,需要進一步拓寬大數據運用領域,積極打造各類大數據產業平臺,持續探索“大數據+”模式,促進大數據各市州的場景應用,突出各地農業產業、基層社會治理、城市服務管理等方面的運用,不斷擴大大數據產業規模。
感情留人,要建立更具針對性的大數據人才政策保障和相應的大數據人才交流平臺,鼓勵大數據人才互相進行產業發展和技術方面的交流;定期向大數據人才開展談心談話,了解大數據人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積極幫助其解決生活上遇到的困難,讓大數據人才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要為數字人才提供配套公共服務等良好的物質條件,打造寬松的發展環境,發揮地方的科技特色和經濟優勢,建立適合其長期發展的產業生態,使人才集聚和數字產業發展相互促進,共同繁榮。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方亞麗
編輯 江婷婷
二審 張恒新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