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地處北緯27度黃金產茶帶,全縣擁有60萬畝茶園。茶產業已成為當地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
走進位于湄潭縣湄江街道的中國西部生態茶葉第一村——核桃壩村,漫山茶壟,層層疊疊。翠綠茶樹,春芽萌動。
“品得春茶一口鮮,勝過人間四月天?!?,春茶如何速行萬里路?龐大且高效的物流網絡是關鍵。
【資料圖】
核桃壩村茶葉種植基地
靈活調度 一口直抵舌尖的“春日鮮爽”
踏入核桃壩村茶葉種植基地,采茶人若隱若現,一雙雙巧手一捏一提,春天的第一抹“新綠”被裝進茶簍。
穿梭于基地與茶廠間的,還有貴州順豐湄潭分部負責人李昱澄。
核桃壩村茶葉種植基地
“每到茶葉搶收季,我幾乎天天都駐扎在產區?!崩铌懦握f。
茶葉的生長狀況、茶農的采摘情況、茶廠的每日產能.....李昱澄深入實地,確保心中有數。
“設立多少攬收點、投入多少車輛、派出多少“快遞小哥”......通過實地走訪,才能在茶葉攬收前期就做好收派端資源規劃。”李昱澄說。
“快遞小哥”正在搬運快件
2022年11月,貴州順豐春茶項目組便開始走訪各茶葉主產區,12月正式啟動和籌備春茶項目,明確專業部門、支撐部門和源頭項目組的職責分工。同時,得益于云計算和大數據系統,貴州順豐提前2個月對茶葉進行件量預測和流向分析,為貴州春茶寄遞制定完備的運輸保障方案。
“今年是順豐集團成立30周年,也是貴州順豐成立的第十五個年頭。自成立以來,貴州順豐立足本土,持續提升網絡覆蓋面,不斷擴大業務輻射度,以提升服務質量為主線,借力大數據技術,不斷挖掘物流數據價值,助力農企電商協同發展?!辟F州順豐總經理杜沖說。
上門服務 一輪與時間賽跑的“接力速遞”
明前茶,貴如油。為了把鮮爽春茶保鮮、保質地轉運至消費者手上,當地“快遞小哥”在產茶季堅持每日上門取茶,當日裝箱發往全國各地,為茶葉保鮮爭取了大量黃金時間。
貴州順豐湄潭點部“快遞小哥”譚燕君,本就是本地人的他對茶有著特別的情愫和記憶。
“我家也種茶,小時候,茶葉種植是家里主要的經濟來源?!弊T燕君說。
如今,踏上工作崗位的譚燕君依舊和茶有著“不解之緣”,每到這個季節,譚燕君都作為機動組力量,參與茶葉搶收。
“快遞小哥”正在搬運快件
譚燕君聯系大部分順豐老客戶,他每天提前了解各家情況,寄到哪兒、包裝有什么要求、需要多大紙箱,然后開著面包車一家一家上門攬收。
為進一步提升春茶的收寄質量和攬收及時率,順豐組建了專門的春茶項目攬收小組,根據客戶需求上門服務。
協助包裝、打單、搬運......當天的茶葉當天攬收,確保及時發往目的地?!白蛱煳乙恢泵Φ酵砩?點多,高峰期,會忙到更晚。”譚燕君說。
貴州順豐春茶項目組負責人銀錦介紹,今年,貴州春茶寄遞方案全面升級,企業投入貨運專線、高鐵專線、貨運專機及貴州多個機場資源,助力貴州春茶快速出山。
“快遞小哥”正在核對信息
上門收件、發車交接、航班發運、出港提貨直至貨物簽收等都由專業的項目客服全流程跟進。整個快件的運輸生命周期都在貴州順豐大數據智能監管平臺上一覽無余,其打包、裝車、分揀、轉運等都處于各項科學嚴密的保障中,最大限度地確保高時效、高安全的“搶鮮”交付。
在春茶寄遞高峰期,貴州順豐建立綠色通道,通過產區專線直發機場,減少途中轉運,同步利用全貨機資源,保障春茶及時發運需求。
極致保障 一場茶商與順豐的“雙向奔赴”
晾青、殺青、提香、烘干.....為搶占春茶銷售的商機,湄潭縣瑞鴻茶業有限公司每天都要收購大量茶青,并開足馬力炒制明前茶。
一粒粒鮮嫩的茶葉經過一道道工序變成干茶,生產車間散發出陣陣濃郁的茶香。
物流“護航”,春茶到君案頭只須臾?!昂晚権S合作已經7個年頭了,相處像家人一樣了?!比瘌櫜铇I有限公司負責人冉瑞鴻說。
“快遞小哥”進廠攬收
茶葉經營快10年的冉瑞鴻對物流的重要性有著更深體會,“春茶一日一價,必須搶抓晴好天氣及時采摘加工,及時發貨!”
上門攬收、保鮮包裝、產地直發、高效運輸、品質服務、系統監控、專人跟進……順豐以專業綜合物流能力為支撐,守護春茶搶“鮮”送達。
“有時候比較急的訂單,‘快遞小哥’下班了也來、下大雨也來,服務沒得話說?!比饺瘌櫿f。
“快遞小哥”進廠攬收
在湄潭、正安、都勻、安順、余慶等春茶主產區,貴州順豐在田間地頭增設了上百個攬收點,以便快速響應茶戶們的寄遞需求,讓春茶以新鮮狀態寄出。此外,針對核心產區的茶葉客戶,貴州順豐還推出14小時限時航空服務,并且在貴州春茶的核心產區開辟出了專線直達服務,提供“今發今至”的極速時效服務。
“未來,貴州順豐將響應國家現代化物流產業體系建設相關要求,依托自身的物流優勢,助力黔貨出山,服務鄉村振興?!倍艣_說。
核桃壩村茶葉種植基地
一座座茶廠、一壟壟茶園掩映在青山綠水之中。茶園里茶農采摘春茶的歡笑聲、茶廠加工茶青的機器聲與川流不息的汽車聲交雜在一起。
一杯春茶,綻放出一個春天。不遠處,順豐九米六的廂式物流車??吭诼愤?,等待那一縷久違的茶香。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朱登芳
編輯 江婷婷
二審 張恒新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