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中國氣象局印發《2023年氣象信息化工作要點》,文件明確今年將探索氣象數據產權相關制度研究,并在貴州探索開展氣象數據流通交易試點。而此次探索開展氣象數據流通交易選擇在貴州試點、貴陽落地,與貴陽一系列的先行先試工作密不可分。
資料圖
去年4月,貴陽率先在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創新建立了全國首個官方“氣象數據專區”,為氣象數據流通交易提供優質的交易環境和載體,以規范氣象數據統一出口,統一流程,實現合規交易,截至2022年底,貴陽市已實現氣象數據交易額1040萬余元。
一直以來,貴陽市積極探索解決數據流通交易中“定價難”問題,以規范市場競爭和秩序為目的,并發布了全國第一部針對氣象數據資產價值評估的系列白皮書,為形成氣象數據全國統一指導價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除此以外,貴陽市還參與編寫了全國第一份針對氣象數據流通交易工作的管理辦法——《貴州省氣象數據流通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為確保氣象數據安全,促進氣象數據價值增值,統一氣象部門數據對外共享流通出口和流程,探索規范氣象數據分級分類授權經營,促進氣象數據高效有序規范的共享和流通交易創造了指引和規范。
貴州新氣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構建氣象數據流通交易體系,可以促進氣象數據生產設施產業、算力產業、算法產業等發展,同時也能催生出諸多衍生產業繁榮,包括數據合規服務、數據安全服務、數據資產服務、數據金融服務、數據商業運營服務等,同時還能幫助各氣象數據受用產業實現降本增利、提質增效、趨利避害。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方亞麗
編輯 桂榕
二審 張恒新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