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月14日,記者從全省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一窗通辦‘2+2’模式”改革工作現場會獲悉,貴陽市在推進“一網通辦”“一窗通辦”工作中,以提高全程網辦率為主攻方向,針對系統不通、數據壁壘、流程不優等問題全面攻堅,逐項破解難題。截至目前,市級全程網辦率達82.26%,貴安新區全程網辦率達90.98%;貴陽貴安16個,政務大廳均完成“一窗通辦‘2+2’模式”改革。
貴陽政務服務中心對全市自建系統進行梳理、排查,共梳理出涉及14個部門30個自建系統,按照全省“一云一網一平臺”工作要求和系統融通“五統一”標準,標準化、規范化推進系統融通工作。截至目前,25個系統已完成融通,4個系統審批業務遷移至省級系統辦理。
(資料圖)
以匯聚電子證照和開發場景應用為重點,大力推進電子印章、電子簽名、電子證照等應用和互認,探索提出攻堅標準、規范工作步驟,實現省市電子證照庫功能一致、數據統一、融合發展。截至目前,已完成農藥經營許可證、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59類電子證照的實時匯聚,完成公積金提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發、商品房現房銷售備案等36個業務場景中的證照共享應用。
對全市1871項政務服務事項進行系統全面梳理,建立《“全程網辦”事項清單》《可突破“全程網辦”事項清單》和《不能“全程網辦”事項清單》三張清單。其中,761個事項已實現全程網辦,742個事項可突破實現全程網辦,368個事項暫不能實現全程網辦。重點對可突破事項進行分析研判,梳理出制約“全程網辦”的9個主要堵點,分類施策,逐項破解。
“一窗通辦”方面,以企業、群眾到一個窗辦多件事、辦所有事為主攻方向,按照無差別受理的要求,針對原有窗口設置過多、業務辦理單一、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全力攻堅。
從業務集成入手,規范授權委托方式,統一審查要點和答疑手冊編寫,推進窗口整合,除公積金、不動產、婚姻登記、稅務等作為熱點事項暫時保留外,實現公安警種內部整合、人社和醫保一窗受理,其余部門事項均納入綜合窗口受理。通過整合,窗口數量大幅減少,事項辦理實現“一窗進一窗出”,企業群眾辦事體驗感和滿意度明顯增強。貴陽貴安各政務大廳窗口總數由改革前1113個減少到改革后597個,縮減率達46.4%,其中市政務大廳窗口數由改革前79個減少到改革后39個。
采取劃轉原有人員和服務外包等方式,對原來各部門派駐大廳窗口工作人員進行整合,統一由政務中心管理、考核,全面保障綜合受理窗口和輔助崗運轉需要。持續加強業務培訓和技能訓練,努力打造一支綜合素質強、專業水平高的窗口人員隊伍,實現人員精簡和服務效能雙提升。貴陽貴安各大廳工作人員總數由改革前1741人減少到改革后1063人,縮減率達38.9%,其中市政務大廳工作人員數由改革前189人減少到改革后125人。各級政府在財政資金比較緊張的情況下,盡力為改革提供經費保障,據不完全統計,貴陽貴安各級6共投入改革經費約2000余萬元,其中市政府投入了615萬元,用于市政務大廳的改造提升和人員保障。
圍繞企業和個人在各個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積極探索創新服務方式,在打造人性化、有溫度的政務服務方面下功夫,推出多項特色服務。貴陽市政務服務中心充分利用改革騰退的2個窗口97平方米使用面積,調整設置為企業之家、自助上網區、多功能閱讀區、商務洽談區,安排專人手把手指導企業群眾在線申報,培養網辦習慣,滿足企業、群眾多樣化需求,實現人員分流、窗口減壓、服務增效。通過建設“貴人視頻辦”網上辦事大廳,設立“云坐席”,讓企業、群眾可通過視頻與窗口人員在線交流辦事、填寫表單、提交材料,推動線下“一窗辦”向云坐席“視頻辦”的轉變,實現企業、群眾在家就能辦事、辦成事。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江婷婷 桂榕
編輯 朱登芳
二審 陳露
三審 張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