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哪里的年味最先“溢”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月7日,2023貴州新春年貨節在貴陽市花果園蘭花廣場開啟盛大嘉年華。近20000平方米的展館內聚集了5000余款參展商品,每天吸引超2萬余名消費者參觀、選購,活動現場購銷兩旺,煙火氣裊裊升騰。
在這里,酒、茶、臘味、工藝品和其他農特產品讓人目不暇接,消費者可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地“一站式”購齊年貨,其中,“最貴州”的味道在“老字號”企業的展位上應有盡有。
記憶中的“老味道”永不褪色
“無臘味,沒年味”。一年之歲尾,又到了臘肉飄香的時節。
走進2023貴州新春年貨節貴陽展館,黔五福展位上一排排臘肉、香腸等油光發亮,散發著濃郁的咸香味,吸引了不少顧客排隊選購。
“貴州人過年嘛,臘味必須上桌,我自己買了一些,給親朋好友也準備了一些。”貴陽市民伊琳說。
如今,新鮮食物已是即買即食,但臘味依然是過年餐桌上的必選。
“這次年貨節我們準備了100多個品種規格的產品,除了招牌廣味臘腸、香辣雞、老臘肉等單品外,還有過年適合走親訪友的禮盒裝。”黔五福營銷副總楊海寧告訴記者。
這次年貨節,黔五福為消費者準備了物美價廉的貨品。“本來年貨節公司就有一些優惠政策,再疊加政府消費券,現場銷售更是火爆,個別單品比如麻辣香腸已經賣斷貨了。”楊海寧說。
臘味,春節最有深意的美味,也是最值得期待的年味。“小時候家里開始腌臘肉就知道要過年了,我在外地工作,回家置辦年貨,臘肉是首選。”貴陽市民陳澤林說。
兒時的味道,是記憶中永不褪色的片段,臘肉、香腸將春節的味道留在了每個貴州人味蕾的記憶中。
踏新路的“老字號”活力滿滿
“我們現在是在2023貴州新春年貨節的現場直播,大家可以看到,到處張燈結彩、年味滿滿。”
“1號鏈接是單瓶,2號是整箱的。”
.......
在畢節館內貴州省金沙縣貴齊酒廠展位上,兩位主播正在給抖音直播間給顧客一一介紹產品。
留得住記憶,更要有持續的生命力。歲月深處的故事都沉淀在老字號的招牌里,新消費時代來臨,眾多貴州“老字號”在機遇與挑戰中尋找轉型升級新方式。
“我們就是帶著直播團隊來的,借助年貨節現場火熱的氛圍,銷售情況比在公司好得多,目前線上直播間銷售額超20萬。”貴州省金沙縣貴齊酒廠運營總監甘群貴告訴記者。
當前,數字化轉型已成為“老字號”收獲新一代消費者的必經之途。擁抱新消費、線上向“云”要商機也是這次年貨節的創新之舉。
作為本次年貨節的重要系列活動——電商直播節邀請了網紅、大V參與直播帶貨,推介貴州特色年貨,為消費者“年貨到家”提供云渠道,刺激省內外消費市場。
“老字號”邂逅新平臺,碰撞出火花注定是溫暖璀璨的。“下一步,我們進一步拓寬線上銷售渠道,培養更加優秀、專業的主播,不斷適應線上經濟。”甘群貴說。
傳承中的“老字號”與時俱進
1月10日,安順展館內一場別開生面的表演讓現場不少觀眾停留、駐足。
在安順市西秀區楊婷婷蠟染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展位上,只見西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莫宗艷手持銅刀,沾上蠟液在白布繪畫,不一會兒,花、鳥、魚、蝶圖案便躍然眼前。
“蠟染是將高溫融化的蠟液繪制于白布上,將畫好的作品通過防染,煮沸,漂洗,高溫去蠟,成品出現蠟跡在染制過程中因皺折破裂而出現變化無窮形態萬千的冰紋。”莫宗艷告訴記者。
這次年貨節,安順市西秀區楊婷婷蠟染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帶來了圍巾、手提包、木娃等蠟染系列文創產品。“最暢銷的是我們的蠟染圍巾,很多女性消費者尤其青睞。”莫宗艷說。
“貴州安順蠟染被譽為‘東方第一染’,安順也被譽為‘蠟染之鄉’。我們更希望通過年貨節這個平臺,讓更多的人認識蠟染、了解蠟染,讓蠟染的‘非遺’手工藝品走進千家萬戶。”莫宗艷說。
從節前選購到節日休閑,2023貴州新春年貨節不僅是刺激消費活力的“煙火節”,更是創新消費環境、豐富消費場景的“狂購季”。
前來參展的50余家“老字號”企業,將自己最有特色的產品擺上展位、“搬”進屏幕,與濃濃的年味并行串聯,讓新一代的消費者看到他們站上新舞臺,以全新面貌在時間的流轉中煥發新活力。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朱登芳
編輯 管云
二審 陳露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