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中旬,貴州“四化”及生態環保基金(以下簡稱“四化”基金)提前完成2022年200億元的投資任務。相比去年,今年投資集中度更高、項目建設進度更快、產業強鏈延鏈補鏈效果更佳。
“十四五”開局以來,“四化”基金作為貴州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發展戰略的主抓手,始終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著力撬動社會資本支持貴州產業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
數據顯示,“四化”基金兩年投資400.03億元,所投項目全部建成時帶動銀行貸款和社會資本投入可達2146.34億元,實現5倍以上放大,成功探索走出一條“財政+金融”“政府+市場”“資本+項目”的發展道路。
政府搭臺基金唱戲 為實體經濟引來“金融活水”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兩年來,省財政廳、省發改委、省工信廳、省農業農村廳等省直有關部門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圍繞全省“十四五”規劃,堅持把有限資源聚焦傳統優勢產業和“風口”產業,改革創新,通過貴州金控集團發起設立“四化”基金,引導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向貴州“四化”及大生態產業,最大限度撬動社會資本,為本省產業轉型發展引來金融活水。
“四化”基金撬動社會資本的關鍵在于基金投資起到了增信作用,金融機構對基金投資企業更加有信心,放低了融資門欄,簡化了融資程序。
“政府+市場”運行的關鍵在于充分發揮政府領投、市場主導作用;不斷強化工作聯動,提升主動服務意識,積極推進政策找企業、企業找政策“雙找”機制;堅持攻堅克難,全力以赴完成投資任務;不斷加強投后管理······自承接“四化”基金工作以來,貴州金控集團深入貫徹落實省基金管委會規范基金投資管理的工作要求,不斷總結投資運作經驗,創新建立完善適應新形勢的投資機制。
在上述機制和政策的推動下,“四化”基金作為貴州省改革創新的重要舉措動能凸顯,不僅推動資金向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集中,還逐步形成了財政、金融和社會三方支持產業發展的格局,實現以市場化方式提升財政資源的配置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四化”基金領投,深圳深商集團、中國農墾基金、中鐵文旅、光大金控等社會資本先后與貴州合作發起設立專項基金,投入近30億元,投資活力不斷釋放,投資拉動作用高效發揮。
市場主導專業運作 助力全省穩住經濟大盤
財政出資設立政府引導基金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市場化方式支持實體經濟和市場主體可持續發展。
貴州金控集團從市場角度入手,根據項目情況,結合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投資偏好,從推進一批項目竣工達產、盤活一批存量項目、投資一批招商引資項目三個方面,著力找到“市場化趨勢+政策性指向”的平衡點,讓更多資金進入經濟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
著力推進一批項目竣工達產,形成新的有效投資。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投資項目中,已竣工投產66個,實現總產值89.44億元;企業利潤6.6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8.02%;企業稅收1.45億元;帶動就業1.09萬人,為全省穩住經濟大盤,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做出貢獻。
著力盤活一批存量項目,為項目正常運轉打通“最后一公里”融資通道。新型城鎮化基金投資3.3億元支持貴安科創城項目,不僅盤活了6.42億元閑置資產,還進一步推進了貴州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數字產業配套設施的建設。旅游產業化基金投資2.34億元幫助黃果樹假日酒店解決建設資金缺口問題,建成后為游客提供高品質酒店服務,提升貴州名景區國際化接待能力。
著力投資一批招商引資項目,通過“資本+產業+運營主體”的招商引資新模式。新型工業化基金聯合中偉股份、正威新材等上市公司投資新能源、新材料項目,成功引入省外22.99億元社會資本落地貴州。在此模式推動下,中偉開陽項目8個月建成投產 ,跑出工業倍增加速度;投資安達科技,解決了企業最困難時期的融資問題,幫助企業扭虧為盈,投資后當年實現凈利潤2.31億,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實現凈利潤6.12億,較去年增長164.94%,為企業從創業板轉到主板上市打牢了基礎。此外,所投遵義鈦業、赤天化紙業和倍易通科技等32家企業已納入貴州省上市掛牌后備企業資源庫,有望在未來掛牌上市。
當前,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貴州金控集團正在積極對接國家綠色產業發展基金、中金資本、深創投等頭部基金公司,爭取在我省設立專項基金,加快引入更多國家資金和省外優質社會資本投入貴州產業建設。
統籌兼顧突出重點 打造貴州產業投資第一品牌
兩年來,“四化”基金圍繞工業十大產業,農業十二大特色產業,聚焦“城市更新”和“產城融合”,突出重點景區提質升級,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不斷加大對產業龍頭、骨干企業和重大項目的支持力度,幫助企業做大規模、做強實力。
新型工業化基金聚焦產業鏈發展,深入實施工業倍增行動,投資新能源新材料、醬香型白酒和戰略性能源“三大風口”產業,占工業化基金規模的一半。分別投資中偉新材料18億元、凱金負極材料4億元、羚光負極材料1億元,著力推動銅仁、黔西南新能源電池及材料“一核兩區”等重大重點項目建設。同時,聚焦戰略新興產業,支持實施數字產業強鏈行動,助力全省打造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投資的貴陽科創城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將為貴州成為“東數西算”樞紐節點,搶占市場先機打下基礎。
新型城鎮化基金深入推進“強省會”行動,兩年來投資支持貴陽及貴安項目18個、基金投資53.59億元,所投項目全部建成時帶動銀行貸款及社會資本投入可達526.21億元,助力提高貴陽首位度,助推貴陽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特大城市。
農業現代化基金聚焦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投資六盤水初好刺梨、銅仁貴山茶油等十二大農業特色優勢產業項目98個、基金投資56.93億元,所投項目全部建成時帶動銀行貸款及社會資本投入可達267.76億元,有效促進農業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夯實基礎。
旅游產業化基金聚焦業態升級,投資了百里杜鵑、鎮遠古鎮等景區。特別是長征數字科技藝術館建設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國首個以長征為主題的沉浸式紅色數字體驗館,為貴州紅色旅游錦上添花。
生態環保基金聚焦綠色發展,投資了一批環境治理和垃圾處理等項目,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投資的遵義城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幫助解決了遵義市由于兩座垃圾填埋場封停導致的“垃圾圍城”問題,成為主城區唯一的生活垃圾處置點。
“四化”基金實施以來,始終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搶抓新國發2號文發展新機,深入貫徹落實擴大有效投資系列舉措,對帶動投資及經濟增長、保障糧食安全、助力旅游產業化發展、生態環境改善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實現了政治、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多重兼顧,努力打造貴州省產業投資的第一品牌。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方亞麗
編輯 曾帥
二審 陳露
三審 張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