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期,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貴陽市消費者協會聯合發布關于謹慎選擇教育培訓機構的消費提示。
提示指出,在選擇實施學歷教育、學前教育、自學考試助學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辦學校(民辦教育機構)和實施以職業技能為主的職業資格培訓、職業技能培訓的民辦學校(民辦教育機構)時,要注意查看民辦學校(民辦教育機構)是否已經取得教育行政部門或人力社保部門頒發的辦學許可證,如培訓機構取得辦學許可證,注意查看名稱是否一致;如未取得辦學許可證,建議謹慎選擇。
對培訓機構提出的“不過包退”“培訓貸款”等,不要輕信培訓機構的說辭,應仔細甄別,充分了解相關風險,還可通過網絡等途徑了解其口碑、信譽度等,避免陷入不必要的糾紛。
在購買培訓服務前應詳查合同內容,關注課程設置、師資要求、違約責任、退費規則等重要條款,簽約時,不要一次性預交大量費用,防止培訓機構停業、不履約或破產時面臨退費風險。
避免通過微信、支付寶或其他方式向個人賬戶支付培訓費,支付培訓費應索要發票等憑證,并務必保留好相關憑證,以便在教育培訓機構不履行合同約定的退款義務時,能有效地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方亞麗 桂榕
編輯 朱登芳
二審 張恒新
三審 孫曉蓉